English

中国农机化学报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我国大蒜全程机械化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
崔志超, 刘先才, 陈永生, 管春松, 杨雅婷, 许斌星
摘要219)      PDF (836KB)(278)   
大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相对大蒜种植业的发展地位,机械化生产水平愈显不足。总结归纳大蒜产业现状和种植模式,阐述大蒜全程机械化生产现状,概括出当前大蒜全程机械化技术重点是正芽播种、蒜头联合收获,难点是蒜薹收获,指出大蒜生产面临种植规模小、模式与规范不统一、机械性能与效率低等问题,并提出制定推广宜机化种植模式与规范、完善联合收获成套技术与装备、抓好基地建设示范推广等促进大蒜全程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大蒜生产装备研究提供参考。
2023, 44 (6): 239-143.    DOI:10.13733/j.jcam.issn.2095-5553.2023.06.034
芦蒿机械化作业模式与作业效果综合评价
杨雅婷, 唐啸风, 倪文俊, 於锋, 姚晓娟, 陈永生
摘要61)      PDF (1977KB)(146)   
芦蒿是江苏省重要的特色野菜品种之一,经过两年试验示范,在收获关键环节作业机具优化改进基础上,建立芦蒿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实现芦蒿灭茬、深松、撒肥、旋耕起垄、移栽、植保、灌溉、收获、田间运输机械化作业。对全程机具进行作业性能测试和作业成本核算,开展芦蒿全程机械化作业与原人工作业的经济性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伏秋模式机械化作业综合成本为6 85837元/hm2,冬春模式机械化作业综合成本为6 65740元/hm2,机械化伏秋芦蒿生产可节约人工费6952%,机械化冬春芦蒿生产可节约人工费5562%,显著降低人力支出,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各环节的综合作业成本中,移栽、深松和收获的作业成本约占总作业成本的65%,应进一步降低机械化移栽成本。
2023, 44 (12): 232-238.    DOI:10.13733/j.jcam.issn.2095-5553.2023.12.034
基质块育苗移栽技术与装备发展现状
崔志超, 管春松, 徐陶, 杨雅婷, 许斌星, 陈永生
摘要323)      PDF (773KB)(407)   
基质块育苗也称营养块育苗,由于带基定植缓苗期短、成活率高、机械移栽效率高,成为拓展蔬菜育苗移栽的研究方向。归纳总结基质块育苗移栽的关键技术,阐述国内外基质块育苗装备和移栽装备的发展现状、特点和应用情况,以青花菜为例,分析基质块育苗移栽的经济效益、应用前景。指出基质块育苗移栽存在整盘苗块重量大人工搬运吃力、苗块之间无隔挡移栽取苗有连滞、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优化育苗基质块理化参数、改进基质块育苗盘结构、攻克基质块苗自动取苗技术壁垒实现自动化移栽等发展建议,以期为基质块育苗移栽装备的研究提供参考。
2022, 43 (5): 29-34.    DOI:10.13733/j.jcam.issn.20955553.2022.05.005
蔬菜育苗基质块成型机设计与试验
赵威, 崔志超, 管春松, 陈永生, 杨雅婷, 高庆生,
摘要196)      PDF (1759KB)(248)   
基质块育苗移栽具有护根护苗、缓苗期短、成活率高等优点,相比穴盘钵苗,基质块苗市场保有量仍相对较少,主要受限于基质块成型加工设备配套不足,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蔬菜育苗基质块成型机,实现自动铺土、压块、投块、输送等功能为一体,通过对整机结构和传动系统、钵盘机构、压块及投块机构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以蚯蚓粪—土壤为原料对影响基质块成型的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得出优选参数组合为蚯蚓粪—土壤混合配比1∶3、压缩比0.65、含水率10%,此时尺寸稳定性为98.96%,抗压力为246.86 N,散坨率为4.15%,可极大地满足基质块育苗移栽的要求,从而为基质块成型加工的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2021, 42 (9): 77-82.    DOI:10.13733/j.jcam.issn.2095-5553.2021.09.11
2020年中国蔬菜生产机械化发展报告
陈永生;刘先才;韩柏和;崔志超;杨雅婷;管春松;高庆生;
摘要290)      PDF (3205KB)(472)   
总结分析中国2020年蔬菜机械化发展概况,主要包括政府引导与促进、蔬菜生产宜机化建设、蔬菜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评估研究、多种形式开展蔬菜机械化示范推广、蔬菜新机械装备研发进展、各地积极推进蔬菜生产农机和农艺融合、蔬菜机械社会化服务模式新探索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蔬菜机械化发展对策重点:统筹开展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强力扶持大宗蔬菜工厂化育苗、强化关键技术装备多学科联合攻关、完善大宗蔬菜机械化生产通用规范、优化蔬菜机械财政购机补贴体系。
2021, 42 (6): 1-9+34.    DOI:10.13733/j.jcam.issn.2095-5553.2021.06.01
露地蔬菜机械化移栽作业现状及水平分析 *
高庆生, 陈永生, 管春松, 杨雅婷, 崔志超
摘要191)      PDF (600KB)(365)   
机械化移栽是实现蔬菜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的关键环节。为掌握当前我国蔬菜机械化移栽作业现状,对我国蔬菜主产区的典型蔬菜基地机械化移栽作业现状进行调研,并根据种植业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行业标准的方法计算出各基地的机械化移栽作业水平,结果显示目前各区域的露地蔬菜机械化移栽作业水平差距较大,整体水平仅为24.4%。结合当前我国蔬菜机械化移栽作业现状,对移栽环节存在的机具投资回报率低和前后环节作业装备不配套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大全自动移栽研发力度、提高社会化服务力度、完善设施及人员配套和健全标准化作业规范的具体建议。
2021, 42 (11): 193-197.    DOI:10.13733/j.jcam.issn.20955553.2021.11.29
江苏省芦蒿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发展方向
杨雅婷;高庆生;陈永生;崔志超;管春松;
摘要101)      PDF (3580KB)(199)   
芦蒿是江苏省重要的特色野菜品种之一,其嫩茎营养丰富、香味独特,消费量稳步增长,且种植效益高、农民收益好。从江苏省二大芦蒿生产基地(连云港市灌云县和南京市八卦洲镇)的芦蒿生产模式入手,以芦蒿扦插苗和芦蒿产品的生物物理特性为切入点,分析农艺生产对机械化生产技术的需求。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检索和田间试验结合的方式,详细阐述芦蒿机械化栽植和收获环节技术现状,提出优化改进方向和意见。并对芦蒿机械化生产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为实现芦蒿机械化生产技术装备研发提供指导意见和参考。
2020, 41 (4): 222-228.    DOI:10.13733/j.jcam.issn.2095-5553.2020.04.035
蔬菜机械化移栽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
崔志超;管春松;杨雅婷;高庆生;陈永生;肖体琼;
摘要292)      PDF (1295KB)(319)   
蔬菜育苗移栽作为其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对蔬菜生长的质量、产量及经济效益起直接影响作用,同时,移栽机械化程度也间接反映了蔬菜生产的整体机械化水平。归纳总结了蔬菜机械化移栽的三大关键技术,介绍了移栽机的分类,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国内外蔬菜移栽机械的研究现状、特点与推广状况,分析了蔬菜机械化移栽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移栽机今后发展方向的建议,以期为蔬菜移栽机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2020, 41 (3): 85-92.    DOI:10.13733/j.jcam.issn.2095-5553.2020.03.015
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和木薯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Priscila Gonzales Figueiredo;Silvio JoséBicudo;Songbi Chen;Adalton Mazetti Fernandes;Fábio Yomei Tanamati;Astride Stéphanie Mouafi Djabou-Fondjo;杨雅婷;
摘要54)      PDF (1435KB)(105)   
保护性耕作可有效缓解土壤退化,但是也会影响土壤物理性质,使土壤板结,进而影响作物根系生长,因此木薯生产几乎不采用保护性耕作措施。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完整木薯生长周期内,不同耕作方式对木薯干物质分配(Dry material partitioning, DMP)变化的影响。本文对木薯种植后70 d、120 d、230 d、350 d,少耕(Minimum tillage,MT)、传统耕作(Conventional tillage,CT)、不耕(No-tillage,NT)3种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穿透阻力、大孔隙度、小孔隙度、总孔隙度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每30 d测定木薯植株中的干物质含量,直到360 d收获结束。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对土壤穿透阻力、大孔隙度、小孔隙度和总孔隙度,以及木薯叶片、茎秆、根系和残留种茎中的干物质含量均有影响。种植后150~210 d之间,干物质分配变化显著,这正好对应了块茎膨大期后期和休眠期早期。不耕(NT)处理下作物的茎秆和残留种茎干物质含量最大。地上部分干物质与土壤穿透阻力呈正相关。传统耕作(CT)和少耕(MT)对块茎产量的影响没有差异,因此,考虑到耕作对土壤流失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少耕(MT)应当取代传统耕作(CT)。不耕(NT)处理提高了土壤的穿透阻力,阻碍了根系的生长,进而引起了木薯茎秆和残留种茎中的干物质积累明显高于根系中的干物质积累,使得茎秆和残留种茎表现出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储藏器官特性。
2020, 41 (11): 193-200.    DOI:10.13733/j.jcam.issn.2095-5553.2020.11.029